工業縫紉機機針在縫制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機針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縫制效果和縫制質量,因此發展機針產業是我國實現縫紉機強國目標的重要步驟。我國的工業機針企業主要集中在江蘇南通地區的啟東和海門一帶,其他在廣東等地也有零星分布。在市場有知名度的國產機針有江蘇飛虎針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飛虎機針、南通白鶴機針有限公司生產的白鶴機針、江蘇麥斯針業有限公司生產的麥斯機針、南通嘉慧縫制設備有限公司生產的勝家機針、南通勝意制針有限公司生產的小擔琴機針、南通中德針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勤牌機針等機針品牌。據了解,目前我們的國產機針與進口機針的質量差距很大,價格也很懸殊,國產工業機針的市場價格大致為0.5元/包;德國機針質量**好,價格**高,平均價格約為同類國產機針價格的10-12倍;日本機針次之,約為同類國產機針價格的10倍左右;以TNC、多特為代表的臺灣機針的價格約為國產機針價格的7至8倍。國產機針雖然占據著很大的市場份額,但主要依靠低廉的價格優勢彌補質量方面的不足。
為什么國產機針與國外的同類產品在價格上有如此懸殊的差距,在品質上到底有什么不一樣,應如何改進國產機針的品質是我們業內都在研究的問題。
一、國產機針與國外同類產品的主要差距 通過調研比較發現國產機針與進口機針如德國格羅茨、日本風琴等機針產品的主要差距有3個:外觀同一性差距。國外機針,相同型號的針與針外觀一模一樣,肉眼分別不出任何差別,而國產機針的針槽相對與針孔的位置有波動,往往用肉眼就能分別出針與針之間的差異來。針眼孔光潔度差距。國產機針針眼孔不如國外機針光滑,縫制時容易斷線。機械性能穩定性差距。國產機針在撓度、硬度、耐磨性等方面都能達到或接近國外機針的水平,但這些性能值的波動較大,造成機針質量的整體水平低于國外先進的同類產品。
二、國產機針與國外同類產品質量差距的原因
(一)外觀同一性不足的原因 產品外觀的主要差異在于機針槽相對于針孔的位置,這是由于國產機針的銑槽工藝與國外機針的不一樣造成的,以德國格羅茨機針為例,格羅茨機針是用數控銑床銑削針槽,每次只銑一枚機針,產品的形位精度很高,因而產品的外觀同一性很好。國產機針目前大都采用人工上下料的簡單銑床,而且為了滿足生產節拍,銑床每次要銑多枚機針,再加上是手工排列機針,所以加工的基準就不可避免有了誤差,這就造成了機針之間槽的位置不一致,從而影響到了產品的外觀同一性。
(二)針眼孔光滑性缺陷的原因 機針的針線孔是用模具沖壓形成的,國產機針一般采用一次沖壓成型,國外**機針目前均采用二次沖壓成型的方法,即沖孔時分粗沖和精沖,這樣沖出的孔精度更高一些,不管是一次沖壓法還是二次沖壓法都要經過后續的精加工工序,去除孔內的毛刺才能**終定型。沖壓模具需由機針廠自己開發研制,國產機針模具材料一般是高速鋼,這種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不強,模具在使用一段時間后,表面會產生細微磨損,模具的光潔度下降,針孔內壁細微毛刺較多。后續的精加工去毛刺工序,國內企業的普遍做法是將細鋼絲穿在針眼里,然后將成串的機針置于自制的振動機上振動,利用鋼絲和針孔內壁的摩擦達到**毛刺的效果。但是,這種稱為穿眼和跳眼的工藝方法并不能完全去除掉針眼內的毛刺,而且特別費人工,因為穿眼是靠人工一枚一枚的穿到鋼絲上去,這兩道去毛刺的工藝所占人工達到生產一線員工總數的15%以上。格羅茨等國外企業目前是用化學溶劑浸泡機針的方法去除針孔毛刺,效果好,而且省時省力。
(三)造成機械性能差距的原因 造成這方面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目前國產機針選用的原材料大多為國產的高碳合金鋼,受國內的鋼鐵冶煉工業水平的影響,相同牌號的鋼材,國內企業生產的產品與德國等歐美企業生產的在性能上存在差異,這就導致以此為原材料的機針性能就不是很穩定。二是國產機針的設備相對簡單,一些影響機針內在質量的細小環節處理的比較含糊,如機針整磨,磨尖、拋亮等磨削工藝,采用的都是同一種硬度的砂輪,事實上機針在淬火前和淬火后的硬度不一樣,選用的砂輪也應不同,否則,機針的外形很難達到設計的精度要求。國外**機針在這方面很注意,砂輪、砂帶等磨削刃具的選用也很有講究。第三是由于國內外揀針工藝的不同,造成了機針產品品質的差異。德國的機針業目前已采用自動化程度很高的自動揀針機,通過傳感器自動將加工完畢的機針與電腦存儲的標準機針數據對比,區分機針合格與否,并將不合格機針剔除,從而確保出廠機針的整體品質,而目前所有國內機針企業都是由質量檢驗人員目測機針的合格與否,這樣就使得機針的品質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不合格品流入市場的幾率也相當大。 三、國內機針企業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國產機針與進口機針存在質量差距,除了國產機針企業在材料、工藝裝備等客觀原因外,還與企業綜合素質不高,自身建設緩慢,機針業外部發展環境混亂等因素有關系。目前我國機針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有: (一)技術力量薄弱,人才隊伍建設滯后 目前國內制針企業大多只有一些有經驗的老工人,很少有既懂理論又有實踐經驗的**意義上的科研技術人員。由于制針業的整體規模小,國家沒有這方面的**人才培養制度,國內制針業無論是科研人員還是技術工人都十分缺乏,另外由于制針業工藝和設備的特殊性,社會上幾乎沒有現成的技術員工,一般的機械**技術人員和技術工人即使進入這個領域,成才周期也很長,要經過長期的學習培訓才能上崗,所有企業想要增強技術力量,提升企業人才結構**滿足兩個條件:一方面需要踏實、肯鉆研的技術人才愿意進來,另一方面企業要舍得投入、愿意培養。目前國內制針企業的技術改進和設備改造大都是通過聘請一些老國企的技術人員或是科研院所來進行,國內制針企業想要進一步發展,**工程師和技術人員的培養力度**得加強,否則企業產品永遠不會有大的創新和質的飛躍,只能跟在先進企業后面搞模仿。因此如何保證員工隊伍的良好發展和良性結構,是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課題。 (二)制針設備問題突出,需要進行自動化和**化改造 機針制造工藝有十多道工序,各類專用機械設備多種,除了冷鍛和淬火設備可以從有限的幾個廠家直接購買外,其余設備包括一些檢測設備均需企業自己研制或該裝,由于大多數企業沒有**的機械類工藝師和工程師,以及受我國機械制造水平的限制,我國制針企業現有生產設備精度都不高,所有設備只能基本完成工藝設計的要求,產品的局部細節處理都比較粗糙,如銑槽工藝的產品誤差較大,所有磨削工藝都存在收塵效果不佳的問題,車間的粉塵較大,對產品的光潔度等外觀質量影響較大。對比國外先進機針企業,可以發現我國的制針設備在功能設計上和制造工藝上都有很大差距。因此,提高制針設備的整體水平,是制針企業做大做強企業的必精之路。 (三)企業的質量保證體系需要完善 大部分國內制針企業雖已通過ISO9000體系的認證,但是企業內部實際質量體系并不完善。機針的質量可以分內外兩大類,一類是產品的外觀質量,包括產品的外觀尺寸、形位精度、表面光潔度等,另一類是產品的內在質量,包括產品的耐磨性能,硬度、撓度性能,耐腐蝕性能等,對于外觀質量的控制,國內制針企業采用人工目測和簡單的尺寸測量工具結合的辦法,對于機針內部質量的控制,企業一般沒有什么好的措施,好一點的企業會建有一個不是很標準的實驗室,對機針作一些簡單的抗拉強度、撓度等性能的檢測,但產品沒有做到隨生產線的連續檢測,其他大多數企業,在這一方面幾乎沒有什么作為。國內企業的質量檢測人員大都沒有受過正規的培訓,幾乎所有企業都沒有專職的質量工程師負責產品的質量體系的運行,以及對產品的質量問題作詳細的分析研究。制針企業想要與國外先進企業看齊,自身的內部建設和完善任重而道遠。 (四)機針產品的標準問題亟待解決 目前我國只有一個工業縫紉機機針型號編制標準QB/T2035,由于國內制針企業的產品這幾年仿制了很多國外產品,所以產品的命名和規格型號都與國外產品類似,市場上以QB/T2035標準命名的機針產品反而很少了。由于工業機針沒有產品標準,使得機針產品沒有市場準入門檻,機針質量監督也無從談起;另外機針產品的無標準狀況已經制約了機針企業、針桿零部件企業以及整機企業的新產品研發,由于沒有統一的標準可以參照,制針企業和零部件企業都不敢輕易改變各自成型的產品的尺寸和形狀,以至于機針產品和與機針相關的針桿等零部件長期以來沒有大的自主創新,只能一味的跟著國外先進企業仿制。 四、機針質量改進措施思考及工作建議 縱覽我國的整個機針業,可以說是希望與憂患并存。雖然我們的機針企業占有的市場份額很大,但我們要清醒的認識到我們占據著的只是低端產品市場,我們的機針企業不足之處很多,機針企業要有強烈的危機感,臺灣的多特機針已經在福建漳州建廠,德國藍獅、萊茵機針的生產基地也搬遷到了印度,德國國內的機針企業也在不斷的兼并聯合中,這些國外企業的目的很明確,就是降低產品制造成本,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當有一天我們機針的性價比已不具備優勢,那是我們失去的不只是市場份額,很可能我們會失去機針這一產業。協會作為機針業的行業指導機構,更需要把握整體形勢,作出科學的規劃并出臺具體的措施,幫助企業提高產品的質量,提升機針的檔次。
根據協會的工作特點并結合調研的實際情況,我認為協會可采取如下措施:
(一)從材料方面入手,幫助企業積極尋找沖壓模具的替代材料,完成沖壓模具的升級換代;積極為企業搜尋機針制品原材料方面的信息,尋找渠道和機會向主要鋼材生產企業、科研院所等反映情況,探討改進材料性能的辦法。
(二)鼓勵企業進行工藝革新和探索,積極收集國外先進企業制針工藝的各種資料和信息。
(三)鼓勵和幫助企業進行設備升級改造,逐步實現整個制針業設備的現代化改造,對于技術含量較高的關鍵設備,可申報為國家或行業科技項目由科研院所與企業集體攻關。
(四)盡快落實機針業的標準工作,為機針和相關產業創造良好的外部發展環境。
(五)幫助機針企業推進信息化建設,以優化企業管理,提**率。目前國內機針企業的信息化基礎非常薄弱,協會在推動行業信息化建設時,要與信息化基礎較好的企業區別對待,協會可通過向機針企業推薦合適信息化軟件,幫助企業審核信息化規劃,參與企業信息化建設監督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具體幫助。
(六)通過鼓勵企業實施QC質量小組計劃等措施,幫助企業推進質量改進措施,完善企業質量體系。